最七夕今宵看碧霄,牵牛织女渡河桥。转眼间,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,在这个浪漫的日子,怎么能少得了我们的推送呢?小编在此献给各位这篇七夕限定,在享受节日气氛的同时,同时看看
中国
旧历七月初七,在中国是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,天河相会的日子。何时起源不甚明了,从古诗文来看,约莫东汉末年已经有牵牛织女隔河相望的说法,恐怕由此滥觞罢。

▲
牛郎织女图
日本
日本的七夕风俗,大约于奈良时期(公元710-794年)由中国传入。

▲
『风流子宝十二月』「文月」菊川英山
大约因为都是巧手女神吧,织女与日本原有的「棚机津女」(为水神织造布匹的善织巫女)传说结合,「织姫」由此诞生。
牛郎则很可惜,没有可供结合的原生神话,于是取了日语中对神子·男性神明的泛称「彦」字(转写为日子,即太阳的子嗣),得名「彦星」。

▲
『千代田之大奥』「七夕」杨洲周延

▲
『七夕祭』奥村政信
江户时代,每到七夕节,那可真是热闹非凡,可谓夏日之花。家家户户于庭前檐上立青竹,挂短册,随风飘摇的景象很是动人。

▲
『名所江户百景』「市中繁荣七夕祭」
歌川广重
所谓「短册」,是用五色彩纸裁成不到尺长的短笺。是日,人人都要在短册上书写心愿,并挂在青竹上以求实现。这多半是从七夕「乞巧」的风俗上延伸出来的活动。同时补充一条冷知识,最早用于书写心愿的不是五色彩纸,而是梶树(中国又叫构树)的鲜叶,因此,七夕主题的浮世绘中也常见梶叶元素的登场。

▲
梶树(构树)果实

▲
梶叶
次日天明,挂满短册的青竹便会被拔下,投入川中,随着滚滚流水带着众人的心愿蜿蜒入海。这则与原本旧历六月底举行的年中拔禊——净化不吉,褪尽恶秽的神事有关。

▲
『子供游五节供』「七月」
歌川国芳
另外据『古事类苑』岁时部七月七日–七游『古今要览稿』所记,七夕时还要作七百首汉诗,七百首和歌,拨弹七调管弦音乐,限七十韵脚连诗,设七百彩球装饰,献七巡神酒酬神等等,有种种与七相关的活动。总之,江户的七夕,就是仿佛夏日庙会一样举城狂欢的日子呀。

▲
『子宝五节游』「七夕」
鸟居清长
最后献给大家一日一中两首诗:
《无题》
柿本人麻吕
七世纪
天の川 水さへに照る舟泊てて 舟なる人は妹と見えきや
天汉清且浅,舟行去复停。舟子何所忧,但恐不得见。
《蟾宫曲·春情》
元 徐再思
平生不会相思,才会相思,便害相思。
身似浮云,心如飞絮,气若游丝。
空一缕余香在此,盼千金游子何之。
证候来时,正是何时?
灯半昏时,月半明时。
祝各位七夕快乐
没得过的请务必大口喝酒乾杯
—完—
想收到关于日本艺术最专业的原创文章
请关注本公众号:日本美学

Comments